扫码用手机阅读

疏解“憋”出来的心理伤
发布日期:2022-01-15    作者:

       西安,一座不平凡的古城,距上次1926年“二虎守长安”封闭管理至今,已有86年的历史。86年后的今天,因为一个被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名字,在2021年年末和2022年年初的交集之际,再次出现—封城!“封城”这一举动,牵绊了多少思念的心,扰乱了多少原本生活规律的人士,诱发了多少慢病人群的疾病,更是“憋疯了”多少人儿向往自由的灵魂……

       从新冠疫情诱发“心理疫情”

       1、一定程度上的轻度紧张、焦虑。这种属于最轻度的心理反应,可以激发个体关注相关信息,适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个体对外界危险因素进行防护。但是,如果焦虑状态进一步加重,则可影响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有可能采取一些非理性的过度防护措施。

       2、盲目乐观或漠视。这类人群往往采用的是否认或隔离的心理防御机制,不接受外界的有效信息,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是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表现,是用表面的态度对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恐惧进行掩饰。

       3、急性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紧张焦虑,甚至夜不能寐;对现状过度关注,充满悲观想象;对自身状态特别敏感,总觉得身体不适,主观症状多;日常生活、学习、社交能力显著下降,甚至影响周围其他人心理状态,营造恐怖气氛。

       今天,我给大家聊一下在“封城”期间,疏解的一例心理伤患者!(本文中提及的人名为化名)

       病例:一个被焦虑折磨的心慌气短的“青春美少女”!

       基本信息:妙妙,女,26岁,老师,家住外地,目前和同事在附近居住!

       给咨询师的印象:可爱的形象,活泼的语调,阳光开朗、健谈。

       症状:心慌、胸闷、气短、无力、失眠

       诱发原因:作息紊乱,生活失衡,家里待得憋闷,想出又出不去……

       病情描述:初步诊断为心肌炎,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几天之后,依然在固定的时间,如中午睡醒之后,晚上睡觉之前,依然出现胸闷、气短、无力、失眠、心慌等情况!

       治疗方案:

       ⒈ 腹式呼吸

       ⒉ 行为激活

       ⒊ 作息及生活规律的调整

       ⒋ 自动化想法的收集

       ⒌ 催眠放松

       ⒍ 暗示疗法

       ⒎ 重新认识自动化想法

       ⒏ 评估新的自动化想法

       目前情况:作息时间已调整;用看书替代玩手机;每天用餐完毕或打完液体,会适当活动;当有不良情绪出现时,会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平复焦虑不适情绪;目前症状已得到缓解,后期治疗方案仍在进行中……

       新一轮的疫情让每个人又紧张起来,新冠疫情与自然灾害不同,它已经持续两年,对人的心理带来一次又一次冲击。疫情终将离去,但在这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远离恐慌和无措,特别是如何应对因疫情产生的创伤?如何找到释放压力的更好方式?我来帮你疏解!

       你的每一处伤,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次释放,都注定与众不同;来吧,我们一起携手,去寻找那个更完美、舒服、富足的自己!

版权所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泰和医院
陕ICP备19017528号-1 技术支持:网是科技

地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西街141号
邮箱:1486612297@qq.com
联系电话:029-85805601 / 84185694
乘车路线:272路、821路、824路、825路、831路、沣东快线1号线、沣东快线2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