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世界无烟日┃无烟 为成长护航

   

   

    2023年5月31日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无烟,为成长护航”。旨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控烟行动有关要求,加强控烟科普宣传,助力健康素养水平提升。

 

   
    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抵达了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印第安人用一种长管工具吸食着一种不知名的干叶。烟草很快被船员带回欧洲传播到社会底层群众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之中,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个商机很快被人们察觉,从此欧洲的商业船上又多了一件货物。
 
 
    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经营烟草生意,除了欧洲,他们还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销售,很快烟草就成了当地非常赚钱的商品。
 
 
    1578年当时是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明朝称菲律宾为“吕宋国”,因此称烟草为“吕宋烟”或“淡巴菰”。进入崇祯年间以后,明崇祯皇帝曾两次全国大举禁烟。
 
 
    21世纪初当人们意识到吸烟危害及烟草中含尼古丁,具成瘾性的事实真相后,尼古丁(俗名“烟碱”)被世界各国纳入毒品行列。
 
 
    此后,世界烟草战争、世界无烟运动全面打响!
 
 
吸烟危害
 
 
    二手烟(Second-hand smoking, 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导致疾病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 。1998年,在我国进行的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版权所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泰和医院
陕ICP备19017528号-1 技术支持:网是科技

地址: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西街141号
邮箱:1486612297@qq.com
联系电话:029-85805601 / 84185694
乘车路线:272路、821路、824路、825路、831路、沣东快线1号线、沣东快线2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