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以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宣传疫苗接种在控制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营造预防接种的良好氛围,倡导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预防接种工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确定2023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主动接种疫苗,共享健康生活”。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种可溯源至人痘接种术(英文:variolation),这项技术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文明。清代医书认为,11世纪起,中国人于北宋时期即开始种天花痘,而另一本医书则记载,更早于唐代即有“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且“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显示该技术对天花的预防颇有成效,而据推测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试者接触患者的脓状囊疱,但此做法无法确保有效,且风险仍高,死亡率达1~2%,随后这项技术沿丝路传播开来。18世纪初种痘技术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1760年,丹尼尔·伯努利成功地让世人发现,尽管种痘技术有其危险,仍能为一般生命期望(life expectancy)延长三年。
英国医师爱德华·琴纳听闻民间普遍相信牛痘可以预防人类天花,因感到好奇的他,于1796年5月14日对一名儿童接种由感染牛痘的农妇手中抽取的脓汁作为疫苗,三个月后,他将天花接种至儿童身上,并证实该名儿童对天花免疫,这个方法因此传遍整个欧洲,因此在使用拉丁字母的语言中,皆以拉丁文中,代表“牛”的“vacca”作为字源,纪念爱德华·金纳使用牛痘作为疫苗实验的里程碑。
路易·巴斯德并进一步阐释接种的意义和目的,而其同事(Émile Roux及Duclaux)顺着罗伯·柯霍提出的假说,将微生物和该疾病的关系确立。这项发现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种技术,随后于1881年5月5日成功研发绵羊的霍乱疫苗,并于1885年6月6日让一位儿童接受疯牛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义来看,这便是人类史上第一剂注射疫苗。
什么是疫苗
医生为你注射疫苗,预防疾病,叫做疫苗接种或防疫注射。疫苗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者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注射后,身体仿佛受到病菌入侵一样,开始产生杀死病菌的抗体;身体又会制造有保护性的白细胞,能够抵抗某类传染病。日后如果真的遇上同类病菌,身体便能立刻消灭病菌。
接种时间表
接种这么多疫苗真的有必要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每年曾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小儿麻痹症而瘫痪
白喉曾是夺取青少年生命的罪魁祸首
流感嗜血杆菌广泛使用Hib疫苗前,每年可导致800多万人的严重疾病和37.1万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为儿童常规接种疫苗,实施全球免疫战略,每年可避免200万-300万的儿童,因感染疾病而死亡,如果全球疫苗接种覆盖面得到改进,还可以进一步避免150万左右的儿童因病死亡。
如何选择
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
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自费自愿接种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关于如何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下几条建议供参考。
1、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2、选择有同种预防功效的疫苗,替代有接种禁忌的疫苗。如,儿童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时,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可选择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灭活疫苗替代。
3、非免疫规划疫苗虽然是自费的,但和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疾病的作用是一样的,它们或者是作为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补充,比如水痘、轮状疫苗等;或者是作为某些免疫规划疫苗的替代如联合疫苗替代单苗等。
4、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疫苗研制生产能力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免疫规划疫苗会越来越多。
接种禁忌
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 " 暂时禁忌证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 " 绝对禁忌证 ",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