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全球对哮喘的认识,从1988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5月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2023年5月2日为第25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
流行病学
哮喘 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每20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哮喘,约计3亿人。估计中国哮喘患者近2000万。哮喘是一直以来十分引人关注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现今很多国家哮喘发病率超过10%,我国哮喘近年来持续增长,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是负责运送空气进出肺的通路,哮喘患者的呼吸道非常敏感,受到各种诱发因素刺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肌肉收缩痉挛、支气管变窄引起通气不畅,空气吸入和呼出受到限制,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工作,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这种呼吸道的收缩反应被称作“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性通常是可逆的,所以很多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缓解。但如果没有规范的治疗,哮喘会反复发作。频繁和严重的哮喘发作对患者是致命的,应该高度重视哮喘的预防与控制。
哪些症状?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咳嗽、胸闷。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等,有时咳嗽是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的青少年患者则以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为唯一的临床表现(运动性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或自行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哪些检查?
1.体检
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缓解期可无异常体征。
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 部分患者发作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数不明显,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痰液检查涂片 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胞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3)肺功能检查 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在哮喘发作时,由于呼气流速受限,呼气流速指标均显著下降。(4)血气分析哮喘严重发作时由于气道阻塞且通气分布不均,如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5)胸部X线检查 早期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6)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 哮喘患者大多伴有过敏体质,对众多的变应原和刺激物敏感。测定变应性指标结合病史有助于对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脱离致敏因素的接触。但应防止发生过敏反应。(7)其他 可以酌情做皮肤过敏原测试、吸入过敏原测试、体外可检测患者的特异性IgE等
哮喘临床防治
(1)长期抗炎治疗是基础的治疗,首选吸入激素。常用吸入药物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等,后二者生物活性更强,作用更持久。通常需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方能生效。
(2)应急缓解症状的首选药物是吸入β2激动剂。β2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3)规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长效β2激动剂,或缓释茶碱,或白三烯调节剂(联合用药);亦可考虑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症哮喘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长期反复发作时,可考虑做强化治疗。即按照严重哮喘发作处理,给予大剂量激素等治疗,待症状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复最佳水平和PEF波动率正常后2至4天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部分患者经过强化治疗阶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日常注意
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常用热水清洗床单、被单;不用地毯,定期清理空调滤芯;家中不要养动物,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干燥;花粉高峰期减少外出,避免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的运动、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