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而胃属于消化道,看到医生开具检查胃食道的检查或治疗胃病的药方,病人一脸茫然,“是否医生张冠李戴,慢性咳嗽与胃病有何相关?”没错,有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通常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约占慢性咳嗽病人的10%~20%。
为什么胃食管反流病会引起咳嗽?正常情况下,胃和食管之间存在贲门括约肌,起着单向开关的作用,水和食物可以从食管进入胃内,而胃酸和胃内容物则很难进入食管。近年来钟南山院士领队的慢性咳嗽研究小组发现,当发生胃食管反流,即胃酸和其他胃内物质反流入食管中时,通过刺激食管-支气管反射,诱导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从而刺激咳嗽感受器引发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病人常常伴有烧心、泛酸、嗳气等反流症状,一些病人在进食或睡觉时突然发作,呈剧烈性呛咳、气急、气喘等。这时应当考虑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有条件者应该接受相应的检查予以确诊。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是目前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最为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动态地监测食管远端和近端pH值的变化,以确认是否存在胃酸反流,以及反流与胃酸的关系,而钡餐检查和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并不大。然而,目前许多医院尚不能常规开展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通常情况下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对于疑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咳嗽消除或者明显缓解则可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方法包括:
1、调整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和睡前进食,避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及饮料,避免饮用咖啡及吸烟;
2、应用抗酸药物以有效降低胃内的酸度;
3、促胃动力药;
4、对于伴有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以及幽门螺杆菌(一种引起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感染者应当做相应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起效较为缓慢,通常在2~4周后才能见效,一般要求治疗3个月以上。对于少数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反流病人,可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专家提醒:如果慢性咳嗽迁徙不愈,病因未明,特别是伴有烧心、反酸、嗳气或者进食后咳嗽等表现时,应注意是否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有关。